快讯网首页 |资讯 |财经 |娱乐 |汽车 |时尚 |房产 |健康 |数码 |社会 |图片 |消费 |大盘 |互联网金融 |新车 |试驾 |化妆品 |奢侈品 |二手房 |两性 |曝光台

央行新规引第三方支付平台5担忧:移动支付或遭重创

发布时间:2015-08-03 13:17:43  来源:互联网 游览:

  7月31日,央行发布公告,就《非银行支付机构网络支付业务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征求意见稿》)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一些剁手族感到非常失落。《征求意见稿》通过“客户管理、业务管理、监督管理”等七章共五十七条对非银行支付机构网络支付业务做出了详细规定。

  其中,第三方支付单个客户单日累计金额应不超过5000元、支付账户需进行多种方式交叉验证等规定几乎成为了第三方支付公司的命门。

  相关规定刚一出来,立即在互联网上激起千层浪。其中,最失落和最无奈的应属第三方支付公司和电商平台。

  因为是周末,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相关平台和网站并没有进行官方表态,不过都表达了自己的担忧。

  一名不愿具名的第三方支付人士表示,“虽然央行称5000元限额是误读,但这个规定根本上改变的是消费者的体验,也提高了网上支付的门槛,对大额电商支付来说,完成一笔订单的难度大大增加。”

  线下移动支付受影响较大

  记者注意到,由于5000元以上额度的支付必须接入网上银行平台,超过限额的部分,用户要么通过电脑来完成,要么跳转到手机银行APP上支付,而大多数银行手机APP目前的体验并不能令用户满意。

  记者采访了解到,第三方支付机构和电商平台的担忧主要有以下几点:

  第一,快捷支付用户体验倒退。《征求意见稿》提到,除单笔金额不足200元的小额支付业务,以及公共事业费、税费缴纳等收款人固定并且定期发生的支付业务外,支付机构不得代替银行进行客户身份及交易验证。

  按照新规,假如单笔支付金额超过200元,需要通过网页版U盾或是手机网银才能支付成功。也就是说,在微信哪怕发201元的红包,都要去网银页面,这对不少人发红包的积极性会带来影响。

  第二,线下移动支付可能遭遇重创。另一家支付平台人士称,现在大家爱用快捷支付,是因为平台没有走银行验证流程,所以处理速度很快,这也是移动支付能够在线下超市、便利店、餐厅等场景迅速扩张的原因。如果以后200元以上的支付要走银行验证,则要增加输入银行卡、插上U盾、验证手机短信等步骤。这些繁琐的流程,加上不稳定的网络将会大大降低移动支付的效率。

  第三,银行能提供同样的服务吗?近年来,中国第三方支付交易量一直在快速攀升。数据显示,2013年,中国用户交易次数达17亿次;2014年,中国用户交易次数达45亿次,相当于每天平均交易次数为1230多万。前述第三方支付人士认为,如果真的按照《征求意见稿》执行,对银行网银的承接能力来说,也将面临前所未有的考验。

  开支付账户得去居委会?

  第四,大额网购门槛提高。央行在7月18日发布的《关于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中曾表示,互联网支付应始终坚持服务电子商务发展和为社会提供小额、快捷、便民小微支付服务的宗旨。

  不过,从《征求意见稿》来看,受影响较大的将是电商平台价格超过5000元的商品。

  CEO李日学此前曾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普通用户其实不会持续购买奢侈品,这导致奢侈品网站的客单价很高,平均一单能达到5000元左右。“奢侈品做电商很难像其他电商平台一样有几倍爆发的增长,它受到的客观限制太多,比如网络支付是否顺畅都起很大的决定作用。”

  另一名不愿具名的跨境电商平台负责人坦言,如果央行新政真的执行,对平台上的商品类别可能要做一定调整,“因为对我们的用户体验确实会造成很大影响。”

  第五,开支付账户要去居委会?上面种种担忧也许是最坏的情况,而提高新开支付账户的门槛,对尚处于普及阶段的第三方支付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征求意见稿》第十六条规定,支付机构给个人开户,如果是消费类账户,需要三个机构为用户做身份验证,如果是具备理财功能的综合账户,则需要五个机构来验证。

  业内人士介绍,“这里的身份认证指的不是密码等安全手段,而是公安、税务、工商、银行、教育机构、居委会等能证明用户身份的机构。”“如果《征求意见稿》真的执行,新用户开设支付账号,可能还要上传文凭学历、纳税证明、户口本、护照等一系列东西,不集齐五件,就难以开户。”上述业内人士表示。

  即便是用户真正上传了这些资料,教育、工商、财税等部门并没有和支付公司无缝对接。一名支付公司人士感叹,“估计公司到时还要派出大量人力来做人工审核,对于用户上亿的平台来说,这样的工作量难以想象。”

32.8K
猜您喜欢
热点图片/ Hot picture
排行搒/ The total ranking
热点推荐/ Hot recommendation
  • Copyright © 2012-2023 www.kxnews.cn,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快讯网 冀ICP备08108040号 冀公网安备 13108202000311号
    欢迎广大网友来本网站投稿,网站内容来自于互联网或网友提供 客服QQ:67650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