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0日,“陆海之约”全国网络媒体重庆行——西部陆海新通道主题传播(重庆站)活动记者团走进重庆江津区。在这里,让我们从一列“火锅班列”的神奇之旅开始,探寻江津区如何建强西部陆海新通道重庆主枢纽,当好对外开放排头兵。
一滋一味 陆海相通
时间的指针拨回到2023年9月21日。
随着一声长长的鸣笛,一列“江津班列”满载着巴西进口冻鸡爪、越南进口耗儿鱼等新鲜的火锅食材,缓缓驶入位于江津珞璜临港产业城的小南垭铁路物流中心。这是我国西部陆海新通道首班火锅食材进口班列。
这批火锅食材被分拨到重庆双福国际农贸城、明品福冻品交易市场等地进行分销,走进火锅餐馆和百姓餐桌,满足消费者多样化消费需求。
西部陆海新通道火锅食材进口班列。(江津区委宣传部供图)
这条长达1362公里的“火锅班列”运输路线即陆海新通道铁海联运班列,采取“普+冷”组合模式运输,从山城重庆江津区的小南垭站经由两天时间抵达广西钦州港,在此连接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通江达海,直通世界,带来舌尖上的共享共赢。
冷链双通道 发展新路径
只有织密冷链物流网络,“最鲜一公里”的新鲜才有保障。
据江津综合保税区相关负责人高宇介绍,江津区作为西部陆海新通道重庆主枢纽,“重庆陆港型国家物流枢纽”建设主要承载地之一,承担着开放引领与经济引擎的双重使命。近年来,通过建设运营中国西部(重庆)东盟农产品冷链分拨中心,推动小南垭铁路物流中心升级改造冷链集装箱货区,重庆江津区已经具备良好的冷链物流和商贸基础,正在将冷链经济打造成为江津经济发展新的培育点和增长点。
今年6月11日,首班西部陆海新通道中老泰冷链班列(成渝),满载约500万吨榴莲等热带水果经珞璜临港产业城陆续发往川渝各地农贸市场。随着物流运输成本及时间成本的降低,西部百姓的餐桌上掀起了一场“东盟水果热”。
今年以来,江津珞璜临港产业城积极对接铁路、海关、班列运营公司等相关部门积极推进进出口冷链业务,通过对接进出口企业、梳理完善业务流程、协调解决堵点和痛点,开展定制化服务,建立通关便利化合作机制,利用西部陆海新通道江津班列为进出口冷链业务的进一步开展做好充足准备,为后续拓展更多冷链班列线路奠定基础。
运贸一体化 开放桥头堡
以通道带动贸易,以贸易聚集产业。
随着铁公水多式联运的发力,西部陆海新通道的通道辐射效应进一步增强,成为了重庆江津区对外开放的“主动脉”。
数据显示,西部陆海新通道江津班列常态化开行以来,截至2023年10月31日,已累计开行达1813列,2023年前三季度同比增长153.42%,对内汇聚我国12个省份的物流运输产品,对外覆盖全球119个国家和地区393个港口,货物种类已由最初的几十余种扩展至水果、汽车整车及配件、电子产品等600余种。
目前,江津区先后已开通中欧班列、中老班列、中缅班列、中越班列、中老泰国际联运班列等跨境新线路,与成渝班列、成渝地区水上穿梭巴士、西北铁路货运等国内通道形成多式联运高效衔接,通道辐射范围得到极大拓展,构建起陆海内外联动通道网络。
江津区还不断深化与东盟跨境铁路通道沿线重要节点地区的物流经贸合作,推动构建连接中国西部和东盟的“运贸一体化”国际通道,连续3年实现西部陆海新通道江津班列在货量、货值上实现翻番。
据悉,未来重庆江津区将持续推动“通道+经贸+产业”联动发展,重点打造中国西部-东盟产业合作平台、基础设施联通平台和政策对接平台,更好服务“双循环”新发展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