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岸1945》剧照
《彼岸1945》 的成功有两个方面,一个是立意新颖、视角独特,故事从一个被迫给日本军队当军医的台湾青年在战后回家难讲起,字字血、声声泪地盘点了日本侵华战争给中国人民带来的创伤与灾难。内地、台湾两条线,交织出乱世的满目疮痍,让人们对这场战争有了不同角度的反思。另一个是男主角、台湾偶像型演员 周渝民 的表演,自然流畅、清新可人,不经意中打破了“痞子英雄”战荧屏的千人一面,它象一股清新的风,给荧屏注入了新活力。两大特色交相辉映,使这部别具匠心的电视剧,十分抢眼。
给乱世画像:水深火热
这部剧单刀直入,用极其简练的笔触,浓墨重彩地渲染了1945年前后的风云变幻。1945年8月15日,中国大地万众欢腾,燃烧了八年的战火终于熄灭了。内地人想过安定的日子,被迫当兵的台湾人想回家。但是,就这个简单的愿望却实现不了。
身在曹营心在汉的台湾医生苏台英,在盼来了好日子的同时,也等来了国民政府对他这个被日本人抓去当壮丁的清算。这个有医德的善良人,从来不染指鲜血,而且还冒着生命危险,救了国民党高级将领蒋景星,但这些都抵消不了他曾参加过日本军队的罪过。苏台英在蒋师长的帮助下历尽艰辛返回家中,但是却看到在家园早已在战火中面目全非。
《彼岸1945》就像一面镜子,照出了战后国家的千疮百孔,照出了小人物的无奈;也照出了民国政府腐烂发霉、积重难返的末落,日本侵华战争给每一个中国人带来的深重苦难。
给小人物画像:灭顶之灾
《彼岸1945》不仅淋漓尽致地揭示了小人物在乱世中的不幸,更把各个阶层所遭受的灭顶之灾表达得出神入化。剧中大多数人物的归宿,都令人不寒而栗。
蒋景星本是挂满勋章的抗战英雄,可一转眼却成了民国的阶下囚;蒋雯刚刚还是春风得意的富二代、官二代,老爹一毙命,马上就变得一无所有,只能到贫民窟里栖身;磨难多多的游子苏台英,即便历尽艰辛地回到家中,和母亲团聚了,但团圆之后的明枪暗箭,照样打得他惶惶不可终日;战场上九死一生的青年才俊张汉民,没有死在鬼子的屠刀下,却倒在了同僚的枪声中;善良、美丽的雪子,从不伤害任何人,最后还是带着遗憾离开了人间。国破山河在,国乱民不安,这群从战火纷飞中走出来的人物,用他们的血和泪向观众述说和平环境的宝贵。
给人性画像:形形色色
这部剧在刻画人性上,有两个出新点。一是塑造硬汉不走样:一样的硬汉,不一样的性格,蒋景星性格刚烈、具有军人的阳刚之美,苏台英书生气十足、具有知识分子的阴柔之美,两个个性不同、地位不同、反差很大的人,当心理火花交织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同一个点上时,硬汉形象则更加光彩照人。
蒋景星把士兵的命看得比女儿都重要,在女儿和士兵同样受伤的情况下,先送士兵、后送女儿,因为他知道作为一个指挥员,不能让和他一起出生入死的士兵弟兄们心寒。苏台英虽然鲜见慷慨激昂,但行为举止处处都散发着“莫道书生空议论,头颅掷住血斑斑”的骨气。特务以亲哥哥为诱饵逼迫他到法庭上指正蒋景星,但他在最后关头,为坚持良心和道义拒绝出庭。义字牵线,让两个反差很大的人在互为衬托中频频爆出火花,人性之美历历在目。
二是反面人物塑造添彩:剧中有蒋景星和苏台英这样的人性精英,就有水枝、涂锐这样的势利小人,盛世的人品尚且参差不齐,乱世更是肆无忌惮。好说足、次说够,不拔高、不粉饰,顺其自然地表达人性,恰恰体现了大千世界无奇不有的真实,这部剧在这方面的坚持令人钦佩。